投资机构集体入局 卫星互联网资本竞速

对于中国而言突然方兴未艾的卫星互联网,似乎不仅仅讲述的是关于“综合国力”的国家故事和民族叙事,作为配置市场资源重要手段和渠道的投资机构,也开始逐渐参与到卫星互联网的投资当中,现在,大型专业投资机构已经悄然入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中金旗下的中金资本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已经以不同方式,进入到卫星互联网领域进行投资。包括银河航天、九天微星、时空道宇等与互联网业务相关的企业,先后得到了投资。

更早之前,卫星互联网行业的主要投资人,是以小米创始人雷军、吉利创始人李书福等为代表的产业背景较强的投资人。而随着专业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介入,将有更多和规模更大的社会资本进入到卫星互联网领域,资本发挥的作用正待观察。

大投资机构入局

虽然上海市政府、北京市政府相继提出鼓励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在本地发展,真正在卫星互联网从业人士那里,更关心的除了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两大航天央企的动向之外,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大机构”中,有谁投资了卫星互联网。

“与其关心有没有财政补贴,不如关心怎么找到大机构的投资,政府的钱太不好拿。”一家民营航天材料供应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在圈子里都比较关心,谁从哪个机构拿到了投资,毕竟现在这个行业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盈利周期预期,还要烧钱。”

多个可靠消息源向本报记者称,最近几个月,卫星互联网和民营航天领域确实有大机构介入进行投资。最近进入这一领域的有中金旗下的中金资本、联想集团北京的君联资本、经纬中国等。

记者了解到,上述机构投资的对象公司是银河航天。银河航天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通过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模式,规模化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小卫星,打造全球领先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天地融合通信网络。

“银河航天的创始人是徐鸣,他是猎豹当年的创始人,在创投圈子里人脉很多,所以能拉来这么多大机构融资站台,并不是太意外,现在这家公司的估值水平也相对合理,不是特别高,我们了解的情况是,这两个月做的B轮融资。”一位风投界的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高瓴、中金、联想背景的投资基金,还有另外一类投资机构入场,那就是国家队。“九天微星主要投资人就是国家背景的基金,主要是航天系统的,比如中航资本、国富资本等。”上述风投界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产业背景先行

银河航天的创始人徐鸣,最早曾是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猎豹的创始人之一,后来他还担任猎豹的总裁,2018年4月,银河航天正式投入运行,其初始阶段的最重要投资人,即是顺为资本。而顺为资本则是雷军掌控的创投基金。

“初始的投资,很多是徐鸣通过个人的人脉来实现的,雷军对徐鸣的银河航天很是支持,而更初始阶段的钱,徐鸣自己也拿了很多。”另外一位投资界的人士告诉记者,顺为在A轮进入了银河航天,占的比例最大,当时一起进入的还有IDG等机构,“都是互联网圈子”的。

前述民营航天材料供应商告诉记者,当下卫星互联网行业各个量级的企业很多,找钱融资的也有很多,基本处在“吃创始人人脉关系”的阶段,而且,有产业领域经验的人在初期更容易投资。“通常初期是看不出商业上和财务上的回报的,所以,大机构的投资基金是不会进场的。”他说。

的确如此,虽然银河航天的初期投资,雷军的顺为资本所扮演的角色,与徐鸣的个人业缘不无关系,但这种产业背景的投资人,并非银河航天的个案。在另一家业务与卫星互联网有关的民营航天公司——时空道宇中,其初始投资便与李书福密切相关。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李书福以有限合伙的方式参与到时空道宇的投资当中,时空道宇的股东之一是宁波星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合伙基金由创始人王洋和吉利迈捷、宁波吉洋共同出资,吉利迈捷穿透之后,主要出资人为李书福,宁波吉洋也为吉利背景。

“在这个领域,还没有马斯克这样的人物。”前述投资界的人士称,“雷军、李书福都是对趋势投资,而不是他们自己主导进行这项事业,这和马斯克是不一样的。”

格局亟待厘清

资本对于包括卫星互联网在内的民营航天的兴趣正在增大。但是,对于中国的卫星互联网行业而言,却有着格局亟待厘清的问题。因为这一产业链其实花费高昂,谁来主导,谁在产业链上分享收益,目前并不清晰。业内戏称为“谁吃肉,谁喝汤”的问题。

目前,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两大航天央企,都推出了自己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即“虹云”和“鸿雁”。虹云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覆盖全球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目前已经发射了验证星,这颗卫星截至目前仍在轨运行。

鸿雁则是航天科技集团的低轨道卫星互联网计划。2018年,鸿雁的首颗卫星也已经发射,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工作。“虹云”和“鸿雁”构成了航天央企的卫星互联网“阵营”。一位从事材料供应的民营航天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明确了以央企国家队为主,那么,他们就争取成为供应商,“这是最有前景的”。

“这件事国家肯定要做,但是需要对现有的格局进行梳理,对已有的、未来的相关产业链,人员等,都做好安排,这牵扯到很多方面,所以还需要时间。”一位中国航天工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他认为,在这之前,无论是社会资本,还是国家队的投资,都需要仔细考虑之后才能进入。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即中国的卫星互联网在起跑线上,便需要面对国际层面的竞争。1月2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第17批星链互联网卫星,这是该公司在2021年进行的首次星链卫星发射。

马斯克这样的对手,中国的卫星互联网无法无视。